你了解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嗎? |
|
|
|
[健康資訊] 2018-07-10 | 瀏覽次數:516次 |
一、什么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況下,糖尿病患者出現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的相關癥狀。 這一般都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對自身病情的認識不足或處理不當,導致血糖水平不穩定或持續偏高,引起血管病變,進一步影響周圍神經。 二、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表現有哪些? 1、神經病變: (1)遠端對稱性多神經病變:主要癥狀為四肢末端麻木、刺痛、感覺異常,多從下肢開始,夜間加重。 (2)非對稱性的多發局灶性神經病變:起病急,以運動障礙為主,出現肌肉無力、萎縮,踝反射減弱,多數數月后自愈。 (3)多發神經根病變:主要為下肢肌肉受累。通常出現單一患肢肌肉疼痛、無力,疼痛為深度的持續性鈍痛,夜間加重,2~3周內出現肌肉萎縮。 (4)自主神經病變:如低血壓、暈厥;便秘、胃部不適;排尿障礙;體溫調節障礙、出汗異常等。 2、并發癥: (1)足部損傷,如潰瘍。 (2)由糖尿病足導致的截肢、截趾。
三、如何預防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神經病變的風險有與身體狀況、生活方式等有關。 在日常中,應注意控制自身血糖及血脂,對血壓也需要有一定的重視。 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體重,戒煙忌酒,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適量運動。 同時,應關注自己的雙腳,每天更換鞋襪,穿著舒適合適的鞋,防止腳部擦傷,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
|
〖 關閉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