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痛風嗎? |
|
|
|
[健康資訊] 2018-07-09 | 瀏覽次數:503次 |
一、 痛風是什么? 痛風是單鈉尿酸鹽沉積于骨關節、腎臟和皮下等部位,引發的急、慢性炎癥和組織損傷,屬于代謝性風濕病范疇。 它的病因不明,但常與肥胖、糖脂代謝紊亂、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發生。多見于40歲以上男性,女性多在更年期后發病,近年發病有年輕化趨勢,有家族遺傳史。
二、 痛風的癥狀有哪些? 痛風的癥狀按發病期分為三點,同時痛風對于腎臟也有影響: 1、 無癥狀期: 僅有波動性或持續性升高的高尿酸血癥(男性和絕經后女性血尿酸>420μmol/L、絕經前女性358μmol/L即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癥)。 2、 急性關節炎期:常有以下癥狀 (1)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關節劇痛,難以忍受,并出現關節紅腫、痛和功能障礙;(2)多在發作數天或2周內自行緩解,受累關節有皮膚脫屑和瘙癢; (3)可有發熱能癥狀。 3、 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期: 持續性關節腫痛、壓痛、畸形、關節功能障礙。 耳郭、發作關節附近等處出現痛風石(外觀為大小不一的白色贅生物,破潰后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經久不愈)。 4、 腎臟: (1)痛風性腎。河心驖饪s功能下降,出現夜尿增多癥狀;晚期可導致腎小球過濾功能下降,出現腎功能不全、高血壓、水腫及貧血等。 (2)尿酸性腎石。河10%~25%的痛風患者可出現尿酸結石,表現為尿液中有砂礫狀結石排出;結石較大者可出現排尿困難、腎絞痛、血尿等癥狀。
三、 如何預防和治療痛風? 1、 預防:控制高尿酸血癥;迅速控制急性關節炎發作;防治痛風石形成及腎功能損害。 2、 藥物治療: (1) 非藥物治療:適當調整生活方式,避免高嘌呤飲食(如高蛋白食物)、控制體重、每日飲水應在2升以上。 (2) 藥物治療:主要用于急性痛風關節炎、痛風發作間歇期和慢性期處理、伴發病癥、高尿酸血癥的治療。 3、 手術治療:由醫生判斷后進行痛風石剔除、關節矯形等治療。 |
|
〖 關閉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