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免疫腫瘤藥物經濟學研究報告出爐:價值需綜合考量 |
|
|
|
[行業資訊] 2019-07-26 | 瀏覽次數:572次 |
近日,由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經濟學教授胡善聯指導并參與的中國首個關于免疫腫瘤治療的藥物經濟學研究——《納武利尤單抗用于我國化療經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經濟學評價》在第24屆國際藥物經濟學與結果研究學會國際年會上首次發布數據。該研究采用病例-隊列研究模型,以納武利尤單抗為研究對象,評估其相較于化療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簡稱“NSCLC”)二線治療的成本效果。
結果證實相較于傳統化療,以納武利尤單抗為代表的免疫腫瘤藥物帶給患者、醫療機構和社會的價值是多維度的。
長期成本效果突顯。從臨床來看,納武利尤單抗讓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由過去的不到5%提至16%,毒副反應相對較輕且絕大多數可以逆轉。對比傳統化療,納武利尤單抗使每位患者后續治療費用節省約59%;每位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能節約不良反應平均管理費用達98%。
免疫腫瘤藥物價值被低估。綜合來看,主要有四方面的突出價值:一是臨床價值;二是希望價值;三是經濟價值;四是社會價值。胡善聯建議,可嘗試遴選部分免疫腫瘤治療藥物進醫保,但不要單一供貨,給患者帶來更多治療選擇的同時,確保不出現斷供,讓患者獲益。 |
|
〖 關閉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