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藥占比藥費不降反升,按病種付費才是降費之道?! |
|
|
|
[行業資訊] 2018-12-17 | 瀏覽次數:454次 |
日前,衛健委成立后的首部《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18》出版發行,和往年一樣,其中有30個病種的醫藥費情況,通過分析發現,這兩年嚴控藥占比政策的實施,確實有些病種大幅度降低了“藥占比”。 透過醫藥費用絕對額來看,在藥占比看上去“很美”的背后,30個病種的醫藥費用除充血性心力衰竭年均下降不到0.5%外,其余29個病種卻普遍在上升。 嚴控藥占比,為何降不了藥費?單純從數學邏輯來看,藥占比只是一個比例,要降低藥占比,無非是減分子(藥費)和加分母(醫藥費)。但是,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只通過增加藥費之外的費用來加分母,通而減分子的比較少或力度比較小。 按照病種付費后,如果治療實際費用超出相關文件的規定則需要由醫院自身消化,因此醫院和醫生必定會嚴格按照臨床路徑來進行診療。不再需要考核藥占比,這或許是控制醫藥費高企的治本之策。
|
|
〖 關閉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