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治療:常見疾病與藥物 |
|
|
|
[健康資訊] 2018-07-10 | 瀏覽次數:518次 |
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編向大家介紹了抗血小板治療主要針對動脈系統血栓,那么與之相關的常見疾病及藥物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 一、抗血小板治療——常見疾病 1、冠心。 冠心病是有由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包括心絞痛、心肌梗死等。血栓會引起動脈狹窄甚至阻塞,因此冠心病患者需要抗血小板治療,減少血栓形成,改善心肌供血情況,達到更好的預防和治療的作用。
2、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除了常規降血壓治療以外,配合抗血小板治療可以減少遠期心腦血管事件發生。
3、缺血性腦卒中:指由于腦的供血動脈(頸動脈和椎動脈)狹窄或閉塞、腦供血不足導致的腦組織壞死的總稱?寡“逯委熆蓽p少血栓形成,改善腦供血不足的情況。
4、經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或內支架植入術后容易血栓形成,需要抗血小板治療。
二、抗血小板治療——常見藥物 1、環氧化酶抑制劑:阿司匹林,阿魏酸鈉等; 臨床可用于抗血栓,預防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或其他手術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但是阿司匹林長期使用會引起部分人群胃腸道不適,嚴重的情況甚至會出現胃腸道出血。
阿司匹林與阿魏酸鈉的不同之處: 阿司匹林的作用位點在抗血小板聚集途徑的上游,會影響前列環素(具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的生成,因此阿司匹林在起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同時,可能會出現胃腸道不適;而阿魏酸鈉作用位點在下游位置,更精確,不會影響前列環素的生成,更適合不耐受阿司匹林胃腸道副作用的患者。
2、二磷酸腺苷受體阻斷劑:氯吡格雷、噻氯匹定等; 主要用于治療首發缺血性腦中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均可作為治療首發缺血性腦中風的一線藥物;也可用于預防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或內支架植入術后血栓形成,用于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高;颊呒毙匀毖录。
3、磷酸二酯酶抑制劑:雙嘧達莫、西洛他唑、阿魏酸鈉等; 可作為冠心病、心絞痛的預防和治療藥物
4、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體拮抗劑:阿昔單抗、替羅非班等; |
|
〖 關閉本頁 〗 |